石化油品质量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介绍:如何测定油品质量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迅猛进程中,炼油产业及其成品油的质量监管体系也实现了显著的进步。当前,开发和提供对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已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石化油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及时的质量监控。为了更精确地测量油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油品检测中的一些关键方法,包括馏程、凝点、酸度、铜片腐蚀和残炭等,并强调了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石化油品质量检测报告。
石化油品馏程的检测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叫馏程。它常以一定蒸馏温度下馏出物的体积百分数或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
馏程既是鉴定蒸发性、判断油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别不同油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控制分析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质石油产品,如车用汽油、车用柴油、溶剂油和煤油等的馏分测定见GB/T 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和GB/T 6536《石油产品常压馏程特性测定法》;重柴油、蜡油、原油等重质馏分测定见SH/T 0165《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
石化油品凝点检测
石油产品是多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每一种烃类都有它自己的凝点。凝点作为油品储运中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用于评估油品中含蜡量,是判断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具体而言,石油产品的凝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盛于试管内的试油冷却并倾斜45°,经过1 min后,油面不再移动的最高温度。影响凝点测定的主要因素有油品的化学成分、冷却速度、热处理等。油品凝点的测定见GB/T 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石化油品酸度(值)检测
酸度和酸值都是表明油品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用于控制油品腐蚀性能和使用性能。通过测定油品的酸度和酸值,可以判断油品中酸性物质含量的大小、油品的腐蚀性、油品的使用性能与变质程度。
分别见GB/T 258《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和GB/T 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石化油品腐蚀性检测
油品在运输、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同金属接触,而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尚有铜、铅合金、铝合金等,所以为了判断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以及预知燃料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需要进行铜片腐蚀试验。
参见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石化油品残炭检测
油品的残炭是指将油品放入残炭测定器中,在不通入空气的试验条件下,加热使其蒸发和分解,排出的气体燃烧后所剩余的焦黑色残留物。它是衡量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
石油产品的残炭测定法有GB/T 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SH/T 0170《电炉法残炭》和GB/T 17144《微量残炭法》,测定结果用质量分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