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 Z 2911防霉测试是什么?防霉测试方法有哪些?


JIS Z 2911:2018 抗真菌性能测试方法 7:纤维制品的检测(湿式法)Methods of test for fungus resistance(GZ只有湿法的能力)适用于纺织品,针织袜类,网,丝,带,索等纤维制品的防霉性能测试。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防霉测试报告。
防霉测试标准介绍
JIS Z 2911:2018是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了工业产品或材料对霉菌抵抗性的测试方法。这个标准适用于需要霉菌抵抗力的工业产品或材料,如塑料制品、纤维制品、一般工业产品等,并被广泛用于评估产品在特定环境下抵抗霉菌生长的能力。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的准备、通则、不同类型产品的测试方法以及评估方法。测试准备包括药品和材料、装置和器具、灭菌方法、培养基和霉菌的保存及使用。测试通则中提到了试料、器具、材料的操作方法,试料的清洁化,培养试验以及霉菌生长状态的判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一般工业产品、纤维产品、涂料、皮革及皮革产品等,JIS Z 2911:2018提供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塑料产品、电气产品和电子制品、光学设备和光通信设备的测试规定,分别在附属书A、B和C中进行了详细说明。
JIS Z 2911:2018标准的测试方法可能包括接种法和湿式法等,通过将霉菌接种到样品上,在特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以此来评估样品的抗霉菌性能。评估结果会根据霉菌的生长程度来进行判定,从而确定产品是否具有适当的抗霉菌性能。
防霉测试用菌
黑曲霉菌 Aspergillus Niger ATCC 6275
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 AS 3.2913
球毛壳 Chaetomium globosum ATCC 6205
疣孢漆斑菌 Myrothecium verrucaria AS 3.781
防霉测试方法
防霉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培养皿法(湿式法):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无机盐琼脂培养基平皿里,接种后置于一定温度与湿度的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样品表面霉菌生长情况。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纤维制品的测试,如纺织品、服装等 。
2. 悬挂法(干式法):将待测样品接种后悬挂于恒温恒湿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霉菌生长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易直接放置在培养皿中的样品,或者需要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测试 。
3. 土埋法:测试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纺织品的影响,如颜色变化、生物分解等,导致断裂强力下降。这种方法适用于与泥土直接接触的试样,例如沙袋、帆布、帐篷等 。
4. JIS Z 2911:2018标准:这是一种抗真菌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工业产品和材料,包括纤维制品和一般工业制品。测试方法可能包括接种法和湿式法等 。
5. GB/T 24128-2018标准:在这种方法中,将试样放置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通过目视评估霉菌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霉菌生长程度来评价材料的防霉性能 。
6. HG/T 4301-2012标准:这是针对橡胶材料及其制品的防霉性能测试方法,规定了橡胶材料的防霉性能试验和评价方法 。
7. 定性检测:通过将抗菌样品与标准菌株以及琼脂相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观察有无微生物生长,以此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
8. 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的原理是将标准菌株定量接种于抗菌产品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根据测试菌数量的减少率可以定量评价抗菌效果 。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测试需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