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及流程步骤介绍

39次 2025.04.07

  ‌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兽药残留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和科学的分析评价,可以有效监控和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兽药残留检测


  兽药残留检测项目


  (1)‌抗生素类残留‌:


  磺胺类药物:磺胺二甲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氧嘧啶等。


  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


  其他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2)‌激素类残留‌: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等。


  (3)‌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孔雀石绿、结晶紫等。


  其他:甲醛、二氧化硫、组胺、挥发性盐基氮、氯霉素等。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通常包括初筛检测和确认检测两个阶段。初筛检测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的残留情况,而确认检测则用于定量分析和最终确认。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样品中特定的兽药残留,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快速试纸法:利用免疫层析技术,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但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多用于现场初步筛查。


  高效液相色谱(HPLC):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的定量分析,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检测能力,能够精确定量复杂基质中的多种兽药残留,是目前兽药残留检测的金标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适用于检测挥发性或能通过衍生化处理成挥发性化合物的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检测流程步骤


  1.明确检测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目标兽药种类、检测限以及具体要求,这是制定检测方案的基础。


  2.样品采集:根据检测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源性食品样品,如动物组织、尿液、奶等。采集过程中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3.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是兽药残留检测的关键步骤,包括样品的均质、提取、净化和浓缩。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样品中的兽药残留提取出来,并去除杂质和干扰物,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4.样品检测: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检测仪器中,按照预定的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要记录检测数据,并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5.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样品中兽药残留的含量。将检测结果与规定的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如果样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出具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论等内容,以便后续的管理和追溯。


  7.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人员培训、仪器维护等措施,以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