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怎么做:纸片扩散法实验详解


药敏试验,又称药物敏感度试验或耐药试验,是一种用来评估某一种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或耐受程度的检测方法。在药敏试验中,常用的药物指的是抗生素类药物,而微生物的敏感度主要包括对该药物的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种情况。通过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感染病原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生素滥用的风险。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药物药敏试验报告。
药敏试验目的
药敏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药敏试验可以指导治疗,帮助医疗从业人员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从而合理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成本,并缩短治疗周期。
其次,药敏试验也可用于耐药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十分重要。
最后,药敏试验还可以用于新药验证,通过与现有药物的对比试验评估新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效果,为新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也是验证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纸片扩散法基本原理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浸有抗菌药的纸片贴在涂有致病菌的琼脂平板上。随着纸片中所含的药物溶解并不断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周围形成抑菌圈。
在抑菌圈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并产生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反映了待测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通常与该药对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值愈小。这种方法可快速、简便地评估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纸片扩散法具体步骤
制备菌悬液:从过夜培养的菌落中挑取细菌,接种到生理盐水中,调整悬液的浊度至0.5麦氏单位。
接种平板:用无菌棉签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表面,确保细菌分布均匀。
放置药敏纸片: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好的琼脂平板上,确保纸片与琼脂表面完全接触。
孵育:将平板倒置于35℃的孵箱中孵育16-18小时。
测量抑菌圈:孵育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分析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越大,表示细菌对该药物越敏感。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可以将细菌对药物的反应分为敏感(S)、中介(I)和耐药(R)三种类型。
"敏感"表示使用某种药物的常规剂量时,能够有效治疗该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因为药物在体内的平均血药浓度达到MIC的5倍或以上。
"中介"指在应用较高剂量的抗菌药物时才能有效抑制细菌引起的感染,或者细菌处于体内抗菌药物浓缩的部位或体液中时才被抑制。通常,中介状态下的平均血药浓度接近或略高于细菌的MIC。对于毒性较小的药物,通过适量增加剂量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耐药"表示该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高于在血液或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度,或者细菌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或其他耐药机制。即使该细菌的MIC较低,仍应判断该细菌属于耐药状态。举例来说,对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其对青霉素即属于耐药状态。
根据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可准确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医疗决策提供重要指导。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细菌药敏试验怎么做:稀释法测定步骤详解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细菌药敏试验报告。
-
最小抑菌杀菌浓度测定方法介绍:保障消毒产品的质量安全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测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