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给水管检测方法与标准详解:保证水质不被二次污染


抗菌给水管是指给水管能够抑制细菌繁殖,从而避免在管壁产生菌膜的功能管道。抗菌水管由抗菌材料制成。抗菌给水管塑料中已结合的极微量的银离子、锌离子,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霉菌乃至藻类具有广泛抑制效果,使其自身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害,防止菌膜生成,从而保证了水质不被二次污染,保持其卫生质量不下降。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抗菌给水管检测报告。
抗菌给水管检测标准
中国建材行业标准JC/T939-2004《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是根据国内外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的技术发展情况制定的,是我国第一个抗菌塑料管道的产品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已于2005年4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抗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给出定量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并规定了抗菌塑料管的抗菌持久性能要求。
该标准使用国际上评价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的最先进的测试方法—接触测试法(贴膜法),标准中选择的测试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代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代表菌大肠杆菌。该标准是我国最早的抗菌材料和抗菌产品的标准之一,但即使从今天看来,标准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菌株是非常先进的,与200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抗菌塑料标准ISO22196-2007《塑料—塑料表面的抗菌活性》(ISO22196:2007Plastics-Measurementofantibacterialactivityonplasticssurfaces)相同。
该标准规定的抗菌塑料管的抗菌率应大于99%(有较强抗菌性)和大于90%(有抗菌性),其技术指标的设定是先进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国内抗菌塑料当时的技术水平。
抗菌塑料管道抗菌性能的持久性能,该标准参考了日本抗菌技术协会的抗菌性能加速测试实验条件,规定试样在温度为(50±2)℃的蒸馏水水浴中浸泡16h后抗菌性能指标为抗菌率大于90%。
特别是,在标准中对技术指标规定为抗细菌率大于99%的产品可以报告有强抗细菌作用,抗细菌率大于90%的产品可以报告有抗细菌作用;并且规定在水浴浸泡处理后的样品抗细菌率大于90%,则可表明本产品具有抗细菌耐久性。
抗菌给水管检测要求
1、抗菌率: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抗菌率应达到90%以上。
2、持久性:抗菌塑料管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稳定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不随时间降低。
3、安全性:抗菌塑料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应释放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抗菌给水管检测方法
1、悬液法:将抗菌塑料管样品浸泡在含细菌的液体中,一定时间后取出,检测样品表面的细菌数量,计算抗菌率。
2、接触法:将抗菌塑料管样品与细菌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检测细菌数量,计算抗菌率。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腻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外墙腻子检测哪些内容腻子检测有哪些项目指标要求?外墙腻子检测包括哪些内容?下面跟着中科检测小编来了解。
-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检测的意义?三大抗菌检测方法介绍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抗菌塑料检测报告。
-
汽车材料抗菌性检测方法介绍:抗菌性检测保障车内环境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汽车材料抗菌性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