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介绍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它广泛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或皮肤、黏膜伤口感染传播,而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使人类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方式
1、样品处理:取25g固体(或25mL液体)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2、吸取5mL混悬液接种至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接种5mL至匹克氏肉汤),36℃培养24h,接种血平板,36℃培养24h,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观察在液体和固体中的培养特征、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形态,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3、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0.2mL,加0.8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再加入链球菌18-24h 36℃肉浸液肉汤培养物0.5mL及0.25%氯化钙0.25mL,混匀,置于36℃水浴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观察凝块重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性。同时用肉浸液肉汤做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链激酶阳性的菌株做阳性对照。
4、杆菌肽敏感试验:取典型菌落的菌液涂布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夹取每片含有0.04单位的杆菌肽纸片置于上述平板上,36℃培养18-24h,如有抑菌圈出现即为阳性。用已知的阳性菌株做对照。
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标准
GB 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18203-2000 室内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卫生标准
SN/T 4624.5-2016 入境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方法 第5部分:β型溶血性链球菌
SN/T 2754.9-201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第9部分:溶血性链球菌
DB15/T 2071-2021 动物垫料中β-溶血性链球菌检测
SN/T 4972-2017 国境口岸溶血性链球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 14926.16-2001 实验动物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方法
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流程
服务优势
1.拥有众多先进仪器设备并通过CMA/CNAS资质认可,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
2.科学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保障每个服务环节的高效运转。
3.技术专家团队实践经验丰富,可提供专业、迅速、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4.服务网络遍布全球,众多一线品牌指定合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