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胶原蛋白检测

医用胶原蛋白是一种从牛跟腱提取的高纯度Ι型胶原蛋白制成的医疗材料。中科检测可提供专业的医用胶原蛋白检测服务,检测报告具备CMA和CNAS资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

医用胶原蛋白 检测背景

医用胶原蛋白是一种从牛跟腱提取的高纯度Ι型胶原蛋白制成的医疗材料。它通过酶解和纯化工艺保持三股螺旋结构,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无抗原性,可被人体分解吸收。医用胶原蛋白在医疗领域主要用作敷料,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止血、防止组织粘连和填充软组织缺损等作用。

医用胶原蛋白的多孔网状结构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闭合,尤其在烧伤治疗中,能创造湿润环境,减少感染,促进创面早期覆盖,降低瘢痕风险。胶原蛋白海绵的保湿性为细胞迁移和增殖提供理想环境,同时具有抗菌性,通过形成凝胶层封闭创面,抑制细菌生长。

中科检测可提供专业的医用胶原蛋白检测服务,出具的检测报告具备CMA和CNAS资质。

医用胶原蛋白 检测范围

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的管理类别为:

对于按医疗器械管理的动物组织提取胶原蛋白医疗产品其管理类别,依据产品材料特性、结构特征、预期用途、使用形式等确定,其具体应用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有02-13医用缝合线、13-05骨科填充和修复材料、13-09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13-10脱细胞皮肤、13-10脱细胞真皮基质、13-10胶原蛋白支架材料、14-08止血和防粘连材料、14-10医用敷料等八种情形,目前均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4月13日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的管理类别应当不低于第二类。

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主要包括:

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和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溶液、无细胞真皮基质、胶原蛋白软骨再生载体、重组Ⅲ型胶原蛋白膀胱修复剂、胶原贴疤痕敷料、胶原贴敷料、含Ⅰ型胶原创面敷贴、医用胶原蛋白敷料、医用重组胶原蛋白可吸收敷料、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含硫酸软骨素的肌腱胶原修复膜、蛋白支架材料


医用胶原蛋白 检测项目

检测类别检测内容
产品性能


外观、装量、无菌、溶解性、水分、炽灼残渣、pH、渗透压摩尔浓度、动力黏度、杂质、污染物和添加剂、结构表征、无菌、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等


通用要求


预期性能、设计属性、材料、设计评估、制造、灭菌、包装和制造商提供信息等


生物相容性


遗传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刺激与致敏试验、全身毒性试验、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等



医用胶原蛋白 检测标准

YY/T 1849-2022 重组胶原蛋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YY/T 1888-2023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YY/T 0640-2016 无源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

YY/T 0316-2016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GB/T 1688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YY/T 1805.3-2022 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 胶原蛋白 第3部分:基于特征多肽测定的胶原蛋白含量检测——液相色谱-质谱法

YY/T 1805.2-2021 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 胶原蛋白 第2部分:I型胶原蛋白分子量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YY/T 1453-2016 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 I型胶原蛋白表征方法



医用胶原蛋白检测 服务优势

1.国科控股旗下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2.丰富的政策解读、行业调研及实战经验。


3.与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长期密切合作。


医用胶原蛋白检测 报告用途

产品质控:国内外市场销售,资质认证等等;

电商品控:产品进入超市或卖场,网站商城等;

贸易活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投标、申请补助等;

工厂评估:工商抽检或市场监督等;


医用胶原蛋白检测 检测流程

业务委托→签订合同→现场检测→编制检测报告→内部评审→评审并修改→提交报告